事件回顧:近日,27歲的寧波女孩小游(化名)用四個月時間游遍大半個中國、僅花費一萬四的消息在網上引起眾人圍觀。她已大學畢業7年,今年年初毅然辭職,共經過128天游遍大半個中國,中間還去了一趟尼泊爾,最后只花了1.4萬元。
快樂,就是那么簡單
快樂是什么?是買了一只LV包包?是去歐洲奢華旅游?有些人把快樂建立在物質基礎上,以為花錢滿足了欲望,就會感到快樂。快樂的確是獲得滿足,但滿足不是令人快樂的唯一。除了物質給予我們的滿足之外,精神層次的追求,才是永保快樂之道。因為物質的滿足稍縱即逝,人對物質的欲望是沒有底線的,一直在追求物質中獲取滿足,最后淪為物質的奴隸,喪失了靈性。
經過四個月的游走,小游變黑了很多,也結實了不少,“旅途上有時候被誤認為當地人。”回來后她在微博上的簽名改成了“旅途歸來,我要養白”。小游馬上要開始新的工作了,“現在心境變寬了,不會給自己太多壓力,活得開心最重要。”
每個人,要為自己建立起快樂的生長點。這是你在新形勢新階段的新任務。你不能僅僅滿足于食物帶來的快樂,也不能滿足于性本能帶來的快樂。那都是動物的本能,雖然不能一筆抹殺,但人畢竟和動物是有重大區別的。
人生許多第一次,堆積著生命的精彩
小游說這四個月里經歷了很多“第一次”:第一次住青年旅舍;第一次搭車旅行……讓她在舉目陌生的世界,認識了無數洋溢著笑臉的朋友。“這將是我一生中永遠值得珍藏的回憶,與其說是重走青春,不如說是帶著告別青春的心情在走。”
人為什么對第一次那么難忘?是因為在第一次時做事時,人的心理狀態因為未知而使情緒處于興奮狀態,這些身體器官上的興奮會加深人的記憶和印象。當這些記憶成為穩定經驗后,每當有類似的經歷,這些經驗就會被大腦和心理活動調動出來,并根據新情況不斷進行修正。但不管再如何修正,這些經驗都是建立在第一次的基礎上,都會帶有第一次有印跡,所以“第一次”才這么難忘。
生命中免不了磕磕碰碰,有的人一輩子都是順順利利,很平滑地度過,也許這樣固然很好,卻似乎缺少了點什么?激情、對生活的熱愛、豁達和開朗的胸懷,這些我們一直期望追尋的正能量,不是在毫無沖擊與碰撞的平凡日子中能夠捕獲的。不經歷風雨,如何見彩虹?
收拾行囊踏上旅途,未來怎樣不可而知,但我們能做到的難道不是把握當下嗎?并不是所有人都會去窮游中國,但27歲年輕姑娘小游無疑是在告訴我們,人生是每一個“第一次”堆積而成的,誰的初體驗越多,誰對生活的感悟會更深刻,那是一種主動積極的心態,而不是等著被生活過完自己的人生。沒有什么可怕的,拋下心中的包袱,你會立刻變得強大,無欲則剛。
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減壓方式
小游之所以毅然決然地獨自旅行,與減壓不無關系。每個人所處的行業不同,正在經歷的事情不同,但這個世界上,誰都會有壓力。面對壓力,奮起反抗,而不是成為壓力之下的行尸走肉。
如何處理壓力,成了人們關注的問題。要擺脫壓力,先要了解它的程度。評估壓力有一種很好的方法,叫做“生活事件時間估算法”。操作如下:拿一張白紙,在上面列出你一天要做的所有事情,包括上班、吃飯、睡覺、鍛煉、娛樂等,并在每一件事后面寫上你做這件事需要的時間,然后把所有事情的時間加起來,如果總和少于24小時,表示壓力不大;24到28小時,表示壓力較大;超過28小時,則說明壓力太大,可能要出問題。
緩解壓力幫幫忙
在弄清楚了自身的壓力程度并針對壓力來源采取初步的措施之后,就該亮出緩解壓力的6種武器了:
1、給自己表達的空間:尋找朋友、博客等宣泄渠道,借助別人或某互動活動緩解壓力。
2、學習生理調適之道:多健身、調整作息時間和保證良好睡眠,游泳、跑步、瑜伽、太極拳等都是非常有用的方式。
3、嘗試新的休閑方式:拓展個人視野與經驗,讓自己的休閑活動更多元化,讓生活更豐富,嘗試一些以前沒有進行過的體驗。
4、自信樂觀彈性成長:樂觀地看待壓力與挑戰,不過分夸大難度,能采取靈活有彈性的應對策略而不墨守成規,通過進修、充電幫助成長,以更輕松的方式面對工作中的挑戰。
5、需要時就要尋求外援:當遇到棘手問題或已超負荷時,積極主動向外求援是必要的做法。
6、善用專業咨詢師:當壓力太大或發現身心不適時,了解和運用適當的的專業咨詢資源是十分必要的。善用專業心理咨詢人員來增進對自己的照顧,是現代人維護健康之道。
————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