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句老話叫“謙虛使人進步”,這句話是真實不虛的。
為什么是這樣呢?為什么驕傲就不會使人進步呢?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發(fā)現(xiàn)這樣一些人,他們專挑別人身上的毛病,你說東他說西,總是跟你反著來,這種人有一個詞形容叫"謗道"。這樣的人是很難成長和進步的,因為他覺得誰都不如他。《道德經》中有一句話叫做”洼則盈”,說的是只有處于低洼的地方,才會有水的匯入而蓄滿水變得豐盈起來,引伸到為人處事上,就是人要把自己的姿態(tài)放低,這樣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支持,獲得足夠的社會支持。這種放低自己的做法跟前面那種專門找別人缺點的人的行為,正好是相反的。
順豐快遞公司的老總王衛(wèi),就是這方面的典范。他為人非常的低調,甚至他公司里的快遞員工都不知道他的名字,他的公司養(yǎng)活了20多萬員工,每年的營業(yè)收入好幾百個億,但他不像很多知名公司的那些老總經常參加一些什么高端論壇啊、巔峰論壇啊,領袖論壇啊。他行事非常的低調,很少接受記者的采訪,順豐快遞公司成立至今只接受過兩次采訪,一次是在大陸,一次是在香港。他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:“一個人事業(yè)的成功與他能力的大小沒有多大關系,而是與他的福報有關系。”他認為一個人越是放低自己,為大家做事情,大家也會給他回饋,反而能夠成就他的事業(yè),這就是所謂的福報。他把精力和時間都用在默默地、低調地做應該做的事,不圖虛名。這個人的為人很令人敬重。
要多看別人身上的優(yōu)點,多找自己身上的不足。其實再不堪的人,如果仔細去觀察,換個角度去看,他身上也會有很多的優(yōu)點,所謂絕對的好人和絕對的壞人是不存在的,當我們執(zhí)著于別人身上的缺點時,我看到的這個人就是不好的。心理學上講,那個時候我們就處于一個偏執(zhí)的狀態(tài),當我們換一個角度多去挖掘這個人身上的優(yōu)點的時候,雖然這個人身上的缺點還在,但是我們已經處于一個整合的狀態(tài),這時我們既能看到這個人身上的缺點,同時也看到了這個人身上有許多的優(yōu)點,這個狀態(tài)才是這個人真實的狀態(tài),這樣才能看到真相。當我們發(fā)現(xiàn)別人身上的優(yōu)點的時候,最好通過某種方式把它說出來,當著這個人的面去贊美他,真誠地表達出來,這么做有什么好處呢?因為它會極大的改善我們與他人的人際關系,獲得他人的理解、尊重和支持。
多找自己身上的不足,會不會使自己的自信心受到傷害,變得缺乏自信起來呢?答案是不會的,這也是我的切身經歷。我這個人有個缺點是愛埋怨和責備人,對別人的批評敏感不耐受。在埋怨別人的過程中,我逃避了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,滿足了自己貌似強大的虛榮心。不愿意承擔責任,不愿意向內看自己,好像如果這樣,自己就無法承受不堪的那種感受,別人也會瞧不起我。從小在家庭中,我得到的鼓勵和贊美非常的少。父母都忙于工作,沒有時間管我,哥哥管我的學習,他非常的嚴厲,總是說我不行,這也不對,那也不對,諸如:“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做“、”你怎么這么笨“等等,有時動手打我,還威脅我不讓我告訴爸爸媽媽,我內心不服而且壓抑著憤怒。而且小學時每每在外面跟人打架被欺負,期末考試成績不好,需要得到支持時,總會遭到家人的指責和埋怨,從來沒人夸過我。所以那時我就知道,誰也靠不住,只有靠自己,沒有別的出路,上了中學,我就很要強,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,高考考上了一所中專,畢業(yè)參加工作后也要強,處處追求完美,對自己很苛刻,對別人也總是挑毛病,看誰都不好,無法真正信任別人,所以真正的好朋友并不多,跟同事關系的相處也僅限于應付表面,不太喜歡與人交往。成家以后,對妻子和孩子有時也愛埋怨,有時明明是自己的錯,但就是不肯承認,好像承認了,自己以為的完美形象就毀了。工作中,有時領導批評我工作中的失誤,總要去辯解,有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。學心理學后,知道了這些源于自己內心深處的羞愧。心理學上有一種療法,叫短期焦點解決,也是強調要找人的優(yōu)點,學過之后,我從身邊的人,妻子啊,孩子啊,同事啊開始練習,多看他們的優(yōu)點,并真實地表達出來,每每都有新收獲,屢試不爽。
通過不斷地向內看自己,既看缺點也看優(yōu)勢,我認識到了真實的自己。現(xiàn)在感覺看誰都挺好,對別人的批評也能淡然處之,平靜接受,我非常感恩所得到的、所遇到的,每天都信心十足,平和喜樂。
現(xiàn)在我理解到,外部世界不過是我們個人內心的一種投射,我們看別人身上種種的不好,種種的不是,我們指責別人,抱怨別人,其實是源于我們內心潛意識中有許多對自己的不滿意,不愿意承認和面對的東西,因為要面對這些缺點和不堪太痛苦了,我們往往就把它投射到別人身上,看成是別人身上的問題,這樣自己就舒服了。只有識別出這是自己潛意識玩的把戲,我們才能看清和認識到真實的自己,才能真正的成長起來。當我們看清楚自己的缺點并接納這部分不完美的自我后,再來看別人身上的缺點,就不會覺得那么的刺眼和難以忍受了,會對別人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。
讓我們多看別人的優(yōu)點吧,不吝贊美,多找自己的不足,多去向內認識自己,降低自己的姿態(tài),我們必定會收獲越來越圓融的人生!
上一條: 人爭不過天,惡贏不了善
下一條: 宇宙間的財富定律(值得一讀)
Related recommendations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