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秀:本文理論基礎來源于迪帕克·柯普拉,柯普拉為美國知名學府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醫學院教授,也是柯普拉基金會的聯合創始人,更是世界知名的醫生、個人心理改變專家。
現在幾乎每個人都認識到了內心強大的重要性,但是如何讓自己的內心強大而有力量,卻不是一般人能夠回答的,因為這實在是一個比較形而上的問題。但是這個問題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卻又都十分重要,不管是你的生活、愛情、工作,都需要你有一顆強大、有力量的心靈。
我們可以用佛教的智慧來回答這個問題,佛家修心的一大秘訣就是不要讓你的身心分離。也許這樣說還是太虛無縹緲,我們可以說的具象一些,你的大腦既是一個身體器官,又是一個心靈器官,它在每天記錄你所見所聞的時候,也同樣在反饋著你的所思所想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大腦就是身和心的統一(當然別的器官也是,但不如大腦典型)。
那我們再進一步說,如何才能讓大腦達到身和心的統一呢?
答案就是過極簡主義的生活(如果不能極簡,讓生活簡約一些也是好的)!
為什么呢?極簡主義能為你的身心合一,或者說給你的心靈帶來什么呢?
01極簡主義有什么好?
極簡主義生活的意義在于:
1、讓生活不再那么復雜。
2、讓生活更容易把控,而未知的風險減少。
3、有利于解決你內心的情緒沖突。
4、利于你更好的在復雜的亂象中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5、讓日常生活不再那么有焦慮感、對抗情緒。
6、讓你能更明白地知道自己是誰,以及自己需要什么。
為什么極簡主義,或者說簡約生活有這么大的魔力?
一個人的心靈力量是固定的,它會因為各種牽絆而被分散,如果說你生活中有太多不需要的東西,那這些東西就都會源源不斷的分散你的精力,雖然你并沒有察覺。而且太多用不著的東西,會讓你的生活空間逼仄狹小,會讓你花費更多精力來照料它們,更會讓你內心矛盾叢生。
美國暢銷書作家約書亞·貝克爾,原本是一名典型的高富帥,一身名牌,住著豪宅,開著名車。但是他的生活并不美好,他自己每天需要吃安眠藥才能入睡,妻子每天都在跟他吵架,孩子每天都在抱怨他不帶自己出去玩,他媽媽也生病進了醫院。除了會賺錢,給家里買一堆奢侈品外,他跟這個家庭似乎毫無瓜葛。
很快他發現太多的物質追求是問題的根結,他把各種物品分門別類放到盒子里,只在需要的時候才拿出來。21天后,他發現原來除去288件東西外,其他的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沒什么用。于是他發現了找到內心的寧靜的方法,扔掉無用的東西讓他的生活變得簡單而有品質。于是他讓自己解脫了出來,重新發現了什么才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,才有機會去更多的關注家人,過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當然極簡主義并不代表苦行,而是讓自己從無用的東西中解脫出來,發現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,而不再為無關緊要的東西而執著。
02除去極簡主義,你還能做什么?
當然,拯救自己心靈的方法并不止這一種,我們還有許多方法可以讓你達到身心合一,不過也一樣需要堅持。
1)冥想,或者其他形式的沉思?,F代人都在強調利用碎片化時間,但實際上什么都不做讓自己的心靈得到休息也同樣重要。
2)壓力管理。人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壓力,壓力在內心盤桓太久就會讓你分心太多。
3)嘗試積極的改變生活方式。一成不變最容易讓人厭煩,你可以選擇在自己的生活中加入一些積極的元素,調劑內心,也是很好的。例如下班時不再走同樣的路,每天早上換種早餐的花樣等等。
4)積極處理有害的情緒和人際關系。有時候躲避是很有效果的,但并沒有最終解決問題,所以,還是積極應對自己的問題吧。
5)結識真正的達者、賢人。即便是心理咨詢師也要有一個自己的督導,以防止心理壓力太大而扛不住。普通人也需要有一個內心的指導者。
6)讀一讀那些能夠增長內心力量、智慧的經典。雖然不一定要信一種宗教,但是很多宗教典籍確確實實具有平復人內心的力量。多讀一讀先賢經典,沒有壞處。
7)誠實的自我對談。你可以時不時向自己描述自己當下的狀態,然后問問自己,你為什么會這樣?有什么解決方法么?
8)尋找快樂的源泉。找一種自己能夠真心喜愛的愛好,好好珍惜,好好學習,把工作和生活暫時性的拋諸腦后也是一種很不錯的調劑內心的方式。
03總結
通過上面的敘述,大家可以發現其實不管是極簡主義還是下面的這些方法,其根本要義都是讓你去發現最真實的那個自我,從無關緊要或者有害的東西中解脫出來,不管是精神上的,還是物質上的。這個過程須要你去舍棄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,讓你的內心逐漸認識到,你根本就不需要這些擾亂內心的雜物。
這樣你的自我就可以找到了,你的內心也就可以強大起來了。
但是這個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,也不可能一蹴而就,需要你反復的練習,反復的提醒自己。
最后送給大家一句佛經里的話,作為鍛煉內心的總結:如人鍛鐵,去滓成器,器即精好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