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給我報那么多輔導班,你厚顏無恥,說是為我好,實際上是為了自己的面子!”孩子氣沖沖地對著媽媽說。這位家長說體會到當家長的悲哀和失敗,越來越難溝通談不上感恩,簡直就是仇人一樣 這是養了一只狼嗎??
“我怕不管,他會放縱、學壞 、不學習了、 沒規矩了......孩子參加輔導班后成績也確實提高了。為什么還這樣對我?”
孩子的抵抗無效,如果屈從于父母的威脅,的確也體會到了努力后的成就感和喜悅。但是這只是表面上的喜悅,而把委屈和憤怒轉移了。這個“努力”,并不是由孩子的“自我”來完成的,所以成功的喜悅也是不完全的,同時帶來的委屈和憤怒卻沒有辦法轉移到別處去的,它們會一直存在,直到把它解決掉。
他的開心是因為他終于做到了媽媽要他做的事情,他如果有“成就感”,那是因為他“成功地滿足了媽媽的要求”。這是很可悲的。他一生是他自己的,不是媽媽的。親子導師說:一個孩子為了可以獲得父母的關注和愛,我們開始成為了“某個人”,成為了父母眼中的“好孩子”;因此就在“成為”里輪回!為了證明自己值得被重視,我們對自己本性中的“獨一無二”視而不見,卻全力去追尋因比較而獲的“第一”。為了逃避內在的低價值感和空虛感,我們要成為一個在別人眼中的“成功人士”,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! 因失去存在的價值感,內在深處沒有安全感,因此就用金錢、權利來讓自己變得看起來安全!
安全感和滿足感都是外在無法給予和替代的!生命中所有的品質,只有在內在喚醒存在的價值感并進入本質時,才會自然呈現!
顯而易見的,對孩子的一生來說,媽媽逼迫孩子的方式最終會使孩子失去了自己。
上一條: 為孩子創造真正愛的氛圍
下一條: 你為什么不能接受孩子“哭”?
Related recommendations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