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會聆聽你的孩子嗎?你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,敏銳地體會孩子當下的感受嗎?平時在與孩子溝通過程中,你是說得多,還是聽得多?
積極聆聽不是要我們不要說話,而是需要我們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對方身上,去感受對方的感受,把你聽到的事實和對方感受重述出來,沒有猜測,分析,判斷......同頻才能共振。
一個媽媽講述:“上周二下午去接兒子,兒子的班主任看到我,說我兒子最近進步挺大的,英語課認真了很多,能聽課了,也能積極回答。我和兒子都挺高興的,去了圖書館出來,碰到了數學老師,數學老師一看到,那臉上的表情我都沒辦法形容,我知道肯定又要告狀了,她說你家孩子呀,我都不知道怎么辦呀,你說你上課又不聽,作業又不寫。我說剛才英語老師還表揚來著,怎么數學課又不聽了,老師馬上說,什么呀,從來就沒聽過,作業怎么都不肯寫,我攆他出去也沒用。你們家長趕快想辦法呀。兒子都快哭了,轉過臉在抹眼淚。睡覺的時候,講完故事了,我問兒子今天老師說你,你什么感受,兒子想都不想,說我真想殺了數學老師。“我當時很震驚,老師那么說他兩句,他就說想殺了老師,你說是我小題大做了,還是這是他的真實想法呀,要是真實想法那就太可怕了,現在還小,要是上初中,還真是指不定就干出這種事來。”
其實,孩子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什么?是需要有一個安全的地方發泄出自己的情緒,老師的話語已經深深傷了孩子的自尊心,他內在壓抑了憤怒,如果作為父母,我們不懂得同理他,不懂得聆聽他,那么他的無助,他的恐懼,他的不安全感真的有一天會爆發出來不可收拾。
當一個高效能的父母不容易,邀請你一起來成長!